闻道国学: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
时间:2018-07-31 09:22:51来源:杰瑞文章网点击:作文字数:200字
作文导读:我生日那天,同学拿起我铅笔盒旁的吊饰, 问我:这是谁送给你的生日熊? 我回答:我......
闻道国学风欲起 易学起落几多秋
中华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
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
——浅谈《道德经》中“和”的精神
“和”,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生活境界,“家和万事兴”,既说明了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,也说明“和”,对于家庭的重要作用。那么,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的国家,如果“和”了,也就万事兴了。
《道德经》中讲到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。这句话揭示了我们道教对于“和”的阐述和理解。那应该怎样去理解这句话呢?
万物都有阴有阳。物体与物体之间有阴有阳,就像太阳代表阳,而月亮代表阴。同时,物体本身也包含阴阳关系,正如太阳上也有黑子,而月亮也有圆有缺。
阴阳性质相反。但是,如果阴阳只是相反,则万物内部始终会处于紧张,乃至于分裂的局面。幸好,阴阳既有相反,还有相成的一面。阴阳二气相互联系,相互交换,相互通融,于是达成某种平衡、谐和的状态。这就是“冲气以为和”。在这种状态下,万物才能存在与发展。不然的话,重则,物体都会因为自身的分裂而毁灭;轻则,也会因为内部过于紧张而无法正常发挥其活力。物体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,正如,日月交替我们地球才能正常地运转。所以,从这个意义上说,和,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根基,也是发挥其能量生生不绝的活力所在。
那么“和”,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?下面我从人自身,人与人之间,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说明。
明白阴阳相和之理,增身体健康之基
我们刚刚说道,个体本身,也是有阴有阳的。所以我们个人,要达到自身的这种“和”,也要让我们体内的阴阳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——那也就是“和”了。
这似乎也符合我们的中医理论。我不懂中医,但以前听一位老教授说过一番话,说虎骨粉是好东西,大补。但年轻人不要吃,因为年轻人阳气太盛。至少要到五十岁以后才能开始一点一点地少量地吃,否则阳气太盛,反而阴阳不调,有害于身体。
这段话我很有体会。我小学时一位同学,本来身体很健康,应该说他自身时处在一个阴阳相和地状态。可他父母却拔苗助长,每天让他吃蜂王浆之类的东西,结果打破了他自身的阴阳平衡,导致其小小年纪就过度高大、肥胖,可到了发育的年纪,别的小孩开始长身体的时候,他却停止生长了,最后却比同龄人还要矮上许多。
这应该算是一个反面教材了。我同学的父母不明白遵循自然的规律的重要性,人为地打破自然的阴阳平衡,最后却追悔莫及。
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少见,现在很多人,生活节奏飞快,又爱追求感官刺激。导致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。该吃饭的时间不吃饭,该睡觉的时间不睡觉,于是造成了身体的阴阳失调,体质越来越差。等到发现自己身体不行了以后,却不从根本上寻求原因,而是依赖一些保健品之类。其实这完全是舍本求末、饮鸠止渴之法。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知其雄,守其雌……复归于婴儿”。婴儿是最自然的,他不会为了深夜两点半的球赛而通宵达旦,也不会为了减肥而饿自己的肚子,容易保持最自然最平衡的状态——和。所以《道德经》又说:“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”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顺应自然、阴阳相和的婴儿时期长大的,只是后天的各种欲念来打乱了我们的生活,才使我们阴阳调和的过程发生紊乱的。要达到人体内阴阳平衡的和,不是吃补品,而是像婴儿一样,少一些欲念,多顺应自然。
前面说的是生理层面上的健康。事实上,完整的健康,还包括生理与心理的和谐,精神与形体的平衡,灵与肉的统一。为上更高层次的健康概念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同样必须遵循“冲气以为和”的道理。
知晓阴阳相和之道,通人际融洽之途
刚才我们说到个体自身达到阴阳平衡才能和,而个体之间,也就是人与人之间,也需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平衡——和。
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柔弱胜强刚”,又说“天下柔弱莫过于水,而功坚强莫之能胜”。
我还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,《葫芦娃》。葫芦兄弟中的老大——大娃力大无穷,可谓刚强至极。可是他却被一根橡皮筋给缚住了。那根橡皮筋是极柔弱的,同时也极具韧性的,谁都可以把它随意拉长,但却不能把它弄断。所以不管多大的力气也挣脱不开。
在人与人的正常交往中,我们所谓胜,指的并不是打败别人。而是和别人达成很好的关系,让别人喜欢与你交往,便是胜了。
所以我们有时会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景:一对夫妻,丈夫很刚强,妻子很柔弱看似刚强的一方很强势,事事由他做主,而柔弱的一方都是服从、退让。但几十年过后等双方都鬓生华发的时候,却发现其实刚强的丈夫更加离不开柔弱的妻子。这也正如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牝常以静胜牡”。
践行阴阳相和之则,立环境友好之基
以前,天气预报只有晴雨、温度。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天气预报复杂了,有空气质量、粉尘指数、紫外线强度等等。这让我想起《道德经》中的话:大道废,有仁义。大道的直接指导作用消退了,仁义才会显示出它的重要性。如果大道在,根本就不需要仁义。同样,正是因为空气质量不好,空气质量报告才会应运而生。
现在的都市人,很多都处在亚健康状态。一方面是心理上的:压力大,焦虑。另一方面是生理上的:这其中既包括刚刚第一点提到的自身主观原因导致的身体阴阳失调,也包括现在都市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。人们每日穿梭在汽车尾气、粉尘和强烈的紫外线当中,还有市面上充斥的垃圾食品。在这种环境下,专靠人自身的调解,也无法达到“和”的状态。据说在从前的工业革命时代,某个工业重镇,污染极其严重,导致从其上空飞过的鸟的羽毛都全变成了黑色的。这多么可怕!如果人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还有什么健康可言!
所以,现代人,更关注健康,爱上绿色食品,爱上非转基因,爱上农家乐,爱上原生态大自然。其实不久以前,这些离我们也并不遥远,我经常从我父辈的嘴里听到这些就是他们小时候的生活。但经过人们这几十年孜孜不倦地破坏,这些最普通、最自然、最健康、最和谐地事物,却离我们越来越远,也显得越来越奢侈。
我们生存的地球,有白天、有黑夜,有春夏、有秋冬,日月循环,年复一年。就像我们太极图中,有白有黑,有阳有阴,不停交替、循环。这就是和——我们道教主张的阴阳调合的和。
彰显奥运五环与河图太极生合图和谐共生团结合力
闻道国学: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
《老子》说: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阴和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,它们“互存互根”,相生相克、相感相摩而万物生焉。
闻道国学: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
但我们现在却不遵循这种和:深夜的都市还灯红酒绿、欢歌乐舞;而在明亮的白天却拉上厚厚的窗帘制造黑暗来睡觉。
你可以说这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,但是,在你们的霓虹灯下,小草和鲜花也要睡觉,大树和小鸟也要休息!你在可以白天给自己制造黑暗来方便睡觉,但小草鲜花,大树小鸟,它们没这样的条件。
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,说一个中国人在国外买了个带花园的大房子,想弄得气派一点,给花园装上景观灯。但当地政府却拒绝了这可请求,原因是小草晚上也要睡觉,因为植物确实有感受光的能力,太强的灯光会打扰小草们的休息。
回头看看我们的城市,争相以建设永远不夜的繁华景象为荣!你可知道,白天黑夜是大自然的规则。我们道教崇尚自然,《道德经》中说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连道都遵循自然的法则,而我们人类,又为何要试图去破坏自然法则来实现我们的私欲呢?
万物都有阴有阳,而且各类事物在长时间的发展变化中,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相对稳定而和谐的状态,构成了自然法则,按照这个法则运行,阴阳相合,那便就是和了。而如果非要破坏这个自然法则,那么,《道德经》中也有一句话:强梁者,不得其死!相信经过近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自然大灾难,人们也应该有所体会吧!
《道德经》是一本普世的经典,短短五千字,概括了宇宙、生命、物质、能量、运动等等内容。而对于“和”的阐述,却是凌驾于其它各种内容之上的。因为万物都有阴有阳,万物都需要和。人自身“和”了,身体就健康了;人与人之间“和”了,社会关系也就融洽了;人与自然之间“和”了,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更美好,我们人,才能长久地繁荣昌盛。

闻道国学: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一文由杰瑞文章网免费提供,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,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立即删除!
杰瑞文章网友情提示: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。你可以学习、借鉴、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。
说说你对这篇作文的看法吧